【干部培养】永福镇开展“神木春风”青年干部大讲堂
按照永福镇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安排,持续打造一支提笔能写、开口能讲、问策能对、遇事能办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。本期“青年干部大讲堂”由永福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赵优越主讲——年轻干部在处理矛盾纠纷中要学会做“一家人”。
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石,而矛盾纠纷则是基层治理中绕不开的挑战。对于年轻干部而言,如何妥善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,不仅是能力的考验,更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。因此,对于年轻干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有更高的要求,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,与群众心连心,宛如一家人般去调解邻里间的纷争。
首要之务,年轻干部需深耕基层,秉持“三心”——耐心、细心、关心。耐心地倾听群众声音,唯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难处、地方风俗习惯、生活方式,才能精确地找到矛盾纠纷的根源;细心地处理矛盾纠纷,通过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并肩劳作、在家里长家里短中了解诉求、在村落发展历史脉络中探寻发展的轨迹,才能为化解矛盾打下坚实基础;关心群众的诉求,要关注群众的实际利益,矛盾纠纷往往伴随着情绪的波动,要缓解他们紧张激动的情绪,促进矛盾的调解。
其次,年轻干部需善用法律武器,做到“三业”——专业、敬业、授业。专业要求我们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,不仅要熟悉群众最关心的政策文件,更要精通法律法规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能力。敬业要求我们年轻干部在化解矛盾时要不厌其烦,要成为群众“喊得动”的干部。授业要求我们要加强法治宣传,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,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。
再者,年轻干部需发挥调解艺术,运用“三法”——外力借助法、分头调解法、换位思考法。外力借助法要求我们要灵活运用调解技巧,寻求多种途径化解纠纷。在遇到困难时,及时寻求村干部和村中威望老人的帮助,汇报领导,集思广益,共谋解决之道。分头调解法要求我们要分别向矛盾双方了解情况,掌握事情根源,再促使双方心平气和地面对面解决问题,实现高效妥善的纠纷化解。换位思考法则要求我们在调解过程中,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心,将群众视为家人,化解其心中的不满、要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耐心地给群众做通思想工作。
最后,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。矛盾纠纷的化解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建立长效机制,确保问题不反弹。年轻干部要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体系建设,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,为基层和谐稳定贡献力量。
总之,年轻干部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只有深入基层、熟悉法律、掌握调解艺术、建立长效机制,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,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,为基层稳定添砖加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