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健康饮食,你知道多少?
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于食品方面的有趣问题,例如:
1.自来水不能直接喝,水果不能直接吃,那为什么自来水洗过的水果又能直接吃?
2.牛奶不能空腹喝?牛奶早上喝比晚上喝更好?
3.用了食品添加剂的物品就不健康?
4.小酌怡情,大喝伤身?
让我们一起来学习
这些食品安全知识
守护好我们舌尖上的安全
一、自来水和水果
自来水:我国现行的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了严格的卫生要求,但是自来水经管网运输和水池(箱)蓄水,外界的污染物进入和内部微生物大量繁殖与滋生等造成二次污染,管内壁腐蚀或结垢后,便会导致用水端的水质变化,使得细菌总数等指标发生变化从而可能会影响水质,因此不建议直接饮用自来水。
水果:未清洗的水果表面可能残留着灰尘、农药和细菌,经过自来水流水清洗之后,可以大大减少原本残留在表面的灰尘、农药和病菌等,不过,病原体的数量存在显著的差别。
通常经过自来水清洗,水果表面残余的自来水更是少到可以基本忽略。因此在正规购物商场所购买的水果,一般使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便可以食用。
二、牛奶
空腹:中国人普遍存在乳糖不耐受,空腹喝牛奶,大量不被消化的乳糖聚集在胃肠道中,就可能引起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。
时间:胃肠道健康,喝了牛奶没有不适感,任何时候喝牛奶都可以。只要不是喝太多导致胃胀睡不着,晚上喝杯热牛奶填填肚子,比吃高脂高盐的夜宵可强太多了。
搭配:牛奶和任何食物一起喝/吃,都不会因为“食物相克”而引起中毒事件。相反,一些食物,和牛奶一起喝/吃反而会改善风味、促进营养吸收。
如果没有乳糖不耐受,空腹喝奶完全没问题,乳糖不耐受人群,喝牛奶时可以吃点主食,或者直接喝舒化奶。
三、食品添加剂
(一)什么是食品添加剂?
GB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规定: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、香、味,以及为防腐、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。
(二)为什么要加入食品添加剂?
目前全世界范围内,因食用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的疾病,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,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的话,肉制品、烘烤食品、方便食品、水果,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,从而危害人体健康。所以,对于现代生活来说,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。
(三)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有哪些?
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。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。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,改进其感官特性。便于食品的生产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或者贮藏。
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,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之魂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关键在于使用量,抛开剂量谈危害,都是不科学的。任何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范围和用量下使用不仅是安全的,也是必要的。另外,在购买食品时,要选择正规商超、正规厂家的产品,这样我们的食品安全才会更有保障。因此,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恐惧添加剂,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它,理性地对待它。
四、酒精
酒精在人体内的24小时
0秒
从你喝下的第一口酒开始,少量酒精会穿透口腔上皮细胞进入血液,大部分会顺着食道进入胃部。
5分钟
不需要消化,10-20%酒精可以穿透黏膜进入血液,直抵你的大脑之中。酒精会使大脑血管扩张、血供增加,饮酒初期,你会感觉自己头脑清晰,讲话滔滔不绝,十分兴奋。
10分钟
约有80-90%的酒精,经幽门进入小肠,它们将在小肠中被吸收。这时你的心率开始逐步提升,它会让你的大脑获得更多氧气,导致感官更敏感,周围的光线和声音,也让你更容易陷入到迷失之中。
30-90分钟
此时,酒精已经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的各个器官与组织,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高峰,在酒精的刺激下,身体开始出现发热、发汗现象。你的大脑开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、肾上腺素、皮质醇等,让你变得更加兴奋、大胆和鲁莽,同时“奖励中枢”释放的多巴胺也让你的司令部“大脑”处于一种飘飘欲仙的快乐状态中。酒精依靠自身的脂溶性,不断冲破磷脂构成的细胞膜,在你的身体里大肆破坏一番后,10%的酒精通过汗液和呼吸排出了体外,而其余的90%排队进入肝脏等着被分解。
3小时
进入胃肠道的酒精,在3小时左右即可将酒精全部吸收入血,此时,你都已经无法阻止酒精对你的伤害,因为酒精已经阻绝NMDA感受器,从而让你感受到疲惫,并且抑制你的记忆。
最后,你可能会出现“断片”,浑然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,忘记跟谁喝的酒、说了什么话、怎么回的家以及干了什么事情,在路边或者马桶上昏睡过去……
12小时
大约经过12小时,体内的大部分酒精被代谢,从昏睡中醒过来。因为酒后大量的排尿、呕吐,导致身体出现脱水,你感到口干舌燥;昨晚酒精引起的血管扩张,可能会令你头痛、头晕,精神无法集中;被灼伤的胃部,依然让你感到一阵恶心,恭喜你体验到了人们常说的“宿醉”。
24小时
此时人体内的酒精基本被完全代谢掉,变成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尿液,但却在你的体内留下了永久的破坏。如果一个孕妇过量饮酒,酒精可以毫无压力地穿过胎盘,导致胎儿身体缺陷、智力或认知障碍;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,酒精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发育。
早在上世纪,国际癌症协会(IARC)、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及世界卫生组织(WHO)等权威部门就已经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。酒杯里倒满的不只是酒,还有对身体的损害;烟雾中飘散的不仅是惬意,还有对肺的伤害。为了健康,请少喝酒,少抽烟。
食品安全无小事
若想确保个人的食品安全
务必牢记以下5条注意事项
1.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。注意家中厨房卫生,做到生熟分开。
2.尽量选择新鲜食品,不购买来源不明及色、香、味、形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。
3.关键是要把食物烧熟煮透,特别是水产品、肉类等更要做熟做透。为预防细菌大量滋生,食物烹调后在室温放置不宜超过2小时。
4.提倡饭菜现做现吃,珍惜粮食,崇尚节约,抵制浪费。家中冰箱不是保险柜,剩饭菜要及时存放,再次食用前一定要重新彻底加热。
5.外出参加聚餐提倡分餐制,使用公筷公勺。不在街头巷尾无证小摊点购买“三无”食品。